Search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08 緬甸】

緬甸,25年來第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#過去24小時 2015.11.08 緬甸】

緬甸,25年來第一次開放選舉!

大約3000萬合格選民將在星期日選出自己的地方與國會議員,但選舉結果誰勝誰負?最快應該會在台北時間週一晚出爐。

由於政治上長期的封閉,這次緬甸的大選也受到海內外觀察的期待。雖然各界都預估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所領導的全民盟(NLD),在大選中應該會有不錯表現,但由於民調資料不足、選舉過程也存在的一定的舞弊與不透明風險,因此最終NLD的「不錯」結果,究竟會好到多不錯,目前無人能斷。

在大選過後,新的緬甸國會的上、下兩院當選議員,也將與國會中軍方指派的保留席次議員(上下議院各有25%由軍方直接指定),共同選出新的緬甸總統。

不過由於憲法的限制,兩個兒子都是英國籍的翁山蘇姬,在選後將不具備總統參選人的資格;對蘇姬來說,選後她所能得到的「最佳職位」將只會是下議院議長。

但翁山蘇姬本人在選前也鼓勵支持者踴躍投票,若NLD能掌握國會多數,那麼身為黨魁的她也將能「凌駕於總統之上」,為緬甸政治帶來新氣象。

翁山蘇姬與NLD至少需要拿下國會67%的席次才有可能讓NLD取得政權。在上一次1990年的開放選舉中,NLD拿下了驚人的80%席次,但最終結果卻被軍方強制取消,而翁山蘇姬此後也長期遭到軟禁。

#轉角說:比起25年前,這次緬甸少數民族的選舉選擇,結果可能會是很有趣的觀察喔!

(圖/美聯社)


Tags:

About author
《轉角國際》將「國際事件」解構成點、線、面,三種衡量向度:「點」,是傳統想像中的「國際新聞」,回應彼地所發生的種種即時大事;「線」則延伸於點,藉由新聞來解讀宏觀的世界局象;「面」,才是所謂的「國際觀」,除了掌握訊息脈動外,對於我們身處的世界,也能具備獨立思考、提出自我觀點的能力。 點、線、面,三者串連,《轉角國際》期望能拉起那條「線」—在新聞之後,拉起脈絡;在趨勢之前,集結觀點。 比起展示「國際觀的高度」,我們更希望《轉角》的轉動能「碾平」眼下國際報導的種種資訊門檻,與讀者們一同尋找那塊屬於自己的「國際視角」——至少至少,我們端出來的不會是冷門毒藥。 這裡是udn,我們是《轉角國際》。
作一扇看懂世界的窗。
View all posts